“走读中国”11国记者沉浸式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生态实践

该项目的落地,走读中国者沉中国振兴对促进威信县乃至整个乌蒙山区的粮食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记感受记者:马娟刘兴刚 文/图。据大赛筹备会消息,浸式本届赛事共吸引588个项目报名参赛。

“走读中国”11国记者沉浸式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生态实践

当悠悠古城古韵遇见年轻人创新创业之梦,乡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乡村第八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营在昭通古城凤池书院正式启动,来自全国的30强项目选手齐聚一堂,开启为期7天的封闭培训,角逐五大赛道、共享200万元创业奖金。其中,生态实践乡村振兴赛道138个,数字经济赛道135个,现代服务赛道117个,绿色低碳赛道101个,文旅康养赛道95个。大赛共设置200万元创业奖金,走读中国者沉中国振兴覆盖五个赛道,最终评选出30强项目。

“走读中国”11国记者沉浸式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生态实践

在为期七天的训练营中,国记感受组委会特邀专业导师为选手提供系统性培训,国记感受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方向分析、演说稿撰写、PPT设计与呈现、舞台表现等全方位指导。大赛还设有最具潜力奖、浸式最具商业价值奖等五个单项奖。

“走读中国”11国记者沉浸式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生态实践

今年选手更年轻、乡村项目更具多样性,乡村连续七年担任乡村振兴赛道编导的白轶表示,在古城环境中开展培训,既能让选手获得全新体验,也更好地宣传了昭通古城。

来自浙江金华的博士生选手陆鼎分享道:生态实践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必须精准提炼项目的核心优势和创新点,才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推动项目真正落地。今年,走读中国者沉中国振兴云南农业大学、走读中国者沉中国振兴威信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威信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及威信县循环农业科技特派团联合在高田乡实施旱地优质稻示范种植项目。

近日,国记感受在威信县高田乡旱地优质稻示范点,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清香的稻谷气息弥漫田间。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教授、浸式威信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站长吴兴恩表示:旱地优质稻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产过程中,乡村技术人员严格按标准方法选取样本点,乡村采取实割实测方式,对样本区旱稻进行现场收割、脱粒、去杂、称重,并利用专业水分测定仪检测稻谷含水量,最终按标准含水率折算出亩产量。测产结果显示,生态实践示范基地最高亩产达530.3公斤,平均亩产438.2公斤,达到了首次种植的预期目标。

曹芙嘉
上一篇:美前军官:特朗普来给美国灭虫
下一篇:[路演]国信证券:投资业务紧盯科创板可能推出做市业务